
上週五從長洲回來便趕著出席碩士同學的"semester break 聚餐",我想大家也期待了很久,因為我們終於暫時"放監了"。大家都各有各忙,有自己的家庭朋友,還可以這麼有心又這麼有效率地安排聚會,我覺得真的很難得。難得在可能是各人有各人的獨特又有各人的共通之處。
對於"很有趣的同學"這一封匿名信,老實說,可能我並不及大家那麼大反應,我以前是一個很易動怒的人,小小事件,關或不關我事的,我都會容易被激怒。不知是否這一年的training而令我可以更控制到怒的情緒,還是我學會開始對身邊的事抽離?!
對於這事,我只當是一個笑話,一場鬧劇,由上一封部門收到的匿名信至這封,我認為更胡鬧。不知怎的,我拿不出對這人的同理心,(反而上一封給部門的,我可以)因為我覺得事情一路的發展,這人不單沒進步而甚至退步,為何這樣的一個成年人,還說是碩士的學生,還要是本科生,可以做出這樣的不成熟的行為。(是的,我對這人有要求,他/她不該視作我們的client,他/她的確是和我們有著同等地位的,這樣子令我有一點難接受)
有時,我也會為著一些"無理取鬧","不可理喻"的病人而生氣或不快,那些時候我都會平伏自己,告訴自己,他們都有"精神病",那麼我的容忍量會提高不少。至於這人,可能我不期然已替他/她貼上"label",所以我的容忍量也自動提高了。況且,我的立場也和部門一樣,匿名的,根本不需和不必回覆,就算我們是那麼想幫他/她又如何?她/他可能根本不想我們的幫忙。
就當是一件趣事吧!像茶餘飯後的話題一樣,也讓我知道,無論你處於哪個群體,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人和事發生。
PS:還有,博士可能要再檢討一下收生的準則了!哈哈!
對於"很有趣的同學"這一封匿名信,老實說,可能我並不及大家那麼大反應,我以前是一個很易動怒的人,小小事件,關或不關我事的,我都會容易被激怒。不知是否這一年的training而令我可以更控制到怒的情緒,還是我學會開始對身邊的事抽離?!
對於這事,我只當是一個笑話,一場鬧劇,由上一封部門收到的匿名信至這封,我認為更胡鬧。不知怎的,我拿不出對這人的同理心,(反而上一封給部門的,我可以)因為我覺得事情一路的發展,這人不單沒進步而甚至退步,為何這樣的一個成年人,還說是碩士的學生,還要是本科生,可以做出這樣的不成熟的行為。(是的,我對這人有要求,他/她不該視作我們的client,他/她的確是和我們有著同等地位的,這樣子令我有一點難接受)
有時,我也會為著一些"無理取鬧","不可理喻"的病人而生氣或不快,那些時候我都會平伏自己,告訴自己,他們都有"精神病",那麼我的容忍量會提高不少。至於這人,可能我不期然已替他/她貼上"label",所以我的容忍量也自動提高了。況且,我的立場也和部門一樣,匿名的,根本不需和不必回覆,就算我們是那麼想幫他/她又如何?她/他可能根本不想我們的幫忙。
就當是一件趣事吧!像茶餘飯後的話題一樣,也讓我知道,無論你處於哪個群體,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人和事發生。
PS:還有,博士可能要再檢討一下收生的準則了!哈哈!